
8月3日,四川省眉山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眉山市数字经济发展局特聘蓝色光标集团旗下虚拟人“苏小妹”为眉山“数字代言人”和“宋文化推荐官”,共同探索“东坡文化”年轻化表达的新方式。
26天后,眉山市委五届五次全会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眉山市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传承三苏文脉弘扬东坡文化的决定》(简称《决定》),对传承三苏文脉、弘扬东坡文化作出系统部署,全力推动总书记殷殷嘱托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底蕴深厚的眉州大地,东坡文化正焕发勃勃生机。近年来,眉山坚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固本培元,既有的文化资源被深入挖掘转化,成为涵养城市气质、滋养百姓精神、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提高全市民众的幸福指数提供了强大的能量。
三苏祠博物馆
延续文脉保护
从历史文化深处出发
今年夏天,眉山三苏祠博物馆全体工作人员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忙碌:游客接踵而至,除现有的专职讲解员全员排满外,馆长、副馆长以及博物馆各个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被临时抽调组建起临时讲解团队,还增加了志愿讲解团队……统计显示,6月9日至7月6日,三苏祠共接待游客7.3万人次,环比增加508%,祠内承载的家教家风、家国情怀、为政清廉等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深受民众青睐,大家纷纷表示:“透过三苏祠,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门。”
岁月失语,唯石能言。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眉山三苏祠博物馆视察时,就以“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再次谈到文化自信。而在眉山,像三苏祠这样深深承载着数千年中华民族宝贵历史基因记忆和历史血脉传承的珍贵文化遗产数不胜数,全市现有馆藏文物10万余件,国保、省保、市保、县保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0多处,这些千百年来深厚的文化积淀,在新时代文旅融合的背景下,也面临着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保护与利用。
三苏祠研学之旅
近年来,眉山坚持“保护第一”的理念,着力在延续文脉上下功夫。同样以三苏祠为例,今年初,历经3年建设的三苏祠式苏轩文物展厅改造提升项目顺利完工。提档升级后的式苏轩不仅让深藏在眉山三苏祠博物馆内的近万件珍贵文物迎来了全新的家园,还推动了三苏祠以遗迹遗址展示为主向遗迹遗址与藏品同步展陈的转变,为公众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文旅产品,增强了景区的体验性和服务力,实现了文旅融合上的新突破。
不仅如此,“十三五”期间,眉山市先后出台《眉山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眉山市三苏遗址遗迹保护条例》《眉山市市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每年设立500万元的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成立全省第一个市州考古工作站,举办“吾家东坡——苏轼题材文物特展”和“碑说眉山——眉山古代石刻拓片精品展”等文化遗产展览,参观群众超30万人次,江口沉银遗址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一系列举措的实施,架起民众感知文明、赓续文脉的桥梁和纽带。
当下,眉山市正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构建由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及相关历史文化资源构成的系统保护体系。刚刚审议通过的《决定》也将“保护第一,合理利用”放在基本原则首位,提出了推动三苏祠提档升级,编制《三苏遗址遗迹保护利用规划》,加强蟆颐山、短松冈、连鳌山、中岩寺等三苏遗址遗迹保护等,让从传统文化深处出发的眉山,走得愈发坚定。
挖掘文化内涵
增强东坡文化生命力
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获得文华大奖的《只此青绿》主创团队与眉山市歌舞剧院联合出品的舞剧《东坡》已于近期进入编排阶段。作品将结合东坡的文学作品、生平事迹,深度挖掘中国古典美学与文学的精粹,以舞剧形式意象化地展现东坡文化的不同侧面,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对文化内涵价值的挖掘转化。6月17日,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座谈会上,眉山市委书记胡元坤指出,要以守正创新的精神来保护挖掘,推动东坡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其生命力和影响力。其中,繁荣东坡文化精品创作、建设苏学研究高地、全面提升东坡文旅产业等成为未来聚焦关注的重点工作之一。
眉山市歌舞剧院群舞作品《东坡问月》
最近几年,眉山广大文艺工作者运笔如椽,用心用情为弘扬东坡文化画像、立传、明德。2019年,由眉山市委宣传部制作的话剧《苏东坡》成功入选四川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记录眉山现代人文与东坡文化传承的历史人文类纪录片《梦回眉州》登陆央视纪录片频道,引发广泛关注;由眉山东坡区联手功夫动漫打造的大型3D动画连续剧《少年苏东坡传奇》于6月8日登顶同时段全国动画收视第一。
为推动东坡文化走向世界,自2017年起,眉山市成功举办四届东坡文化学术高峰论坛,分别以“东坡文化的当代价值”“东坡文化与新时代的开放合作”“苏轼书法与绘画”“东坡教育思想与书院文化”为研究主题,进一步丰富、完善东坡文化研究理论体系和研究成果,打造世界苏迷的“朝圣会”。
2020年东坡文化学术高峰论坛
伴随着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东坡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迎来重要契机。按照“以文塑城”“以文兴业”等思路,眉山把东坡文化融入城市建设,在城市规划、建设等环节处处体现蜀风苏韵,精心打造东坡湿地公园、苏洵公园、苏轼公园、苏辙公园等8个主题文化公园,以东坡诗词意象命名110余条街道。同时,不断打造东坡文旅消费新热点,举办以东坡文化为媒的各类节庆活动,在全面展示眉山城市形象的同时,带动了现代服务业,增强了城市综合竞争力。
“东坡文化+旅游”也有了新动向。据悉,除东坡文化旅游景区5A级景区创建被提上日程之外,眉山市已编制青神中岩东坡文化研学基地、蟆颐山景区、连鳌山石刻保护、苏洵家族墓地等一批兼具文化内涵、时代表达的重点文旅项目,旨在打造三苏遗址遗迹精品旅游线路产品,为找寻“东坡故里”好故事的游客提供了窗口。
融入城市生活
让东坡文化随处可感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是眉山市东坡小学由苏东坡诗词改编的歌谣下课铃。近年来,该校探索通过吟唱、朗诵、舞蹈等形式演绎苏东坡的经典作品,将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各环节,让学生从中收获文化营养和精神力量。
传承东坡文化不是一句口号,已渐渐变成眉山人的生活方式。“眉山在苏学研究上起步较早,早已将东坡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价值、行为规范融入城乡治理当中,塑造了城市的精神标识。”眉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王枫介绍,刚刚审议通过的《决定》也将传承三苏文脉、弘扬东坡文化纳入全市整体工作,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民生改善同谋划、同部署。
吾家东坡——苏轼题材文物特展
《决定》提出,将锚定“一心三地”发展目标,统筹文化事业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坚定文化自信,一体推进文化遗产保护、挖掘活化、教育传承、转化利用,打造东坡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建设全球苏学研究高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知名人文旅游胜地。
对此,王枫分析,“一心三地”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紧扣城市发展战略,是“路线图”也是“施工图”。具体来说,打造东坡文化传承发展中心是通过保护古迹、恢复古建筑、塑造城市文化小品等方式,让东坡文化随处可感;建设全球苏学研究高地旨在推动东坡文化时代化、大众化,开辟新时代苏学研究更宽广的视野境界;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是抓好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建设知名人文旅游胜地是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打造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高地、著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贯彻落实已经同步开始。据悉,眉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目前已经在着手征集和制定三苏故里文化旅游片区发展规划,为打造东坡文化传承发展中心打好基础。“文化传承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可一蹴而就,《决定》在全链条、全方位作出部署的同时,对传承弘扬的每个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都结合实际明确了具体目标和亮点举措,如能利用既有基础和优势乘势而上,将进一步提升三苏文脉、东坡文化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使眉山成为巴蜀文旅走廊上的重要节点。”王枫说。
(眉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