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兴城古城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西南部,背倚辽西丘陵,南临渤海,雄踞辽西走廊中部咽喉之地。始建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明隆庆二年(1568年)毁于地震,天启三年(1623年),经右佥都御使袁崇焕修复了内城墙,使之成为关外重镇,明末辽东军事指挥中心。清代称宁远州城,民国三年(1914年)启用兴城之名,延用至今。
古城平面近正方形,城墙高8.5--9.6米,周长3274米,占地面积700520平方米。城墙四面正中各设城门,城门上皆筑箭楼,建筑形式基本相同,为重檐歇山式两层楼阁,气势巍峨。门旁分别有坡形马道,各门外皆有半圆形瓮城。城墙四角设炮台,突出于城角。在城墙东南角上建有魁星楼,为两层八面八角形,重檐攒尖顶,通高19米,边长2米,内有魁星塑像一尊。城内保存有钟鼓楼、文庙、祖氏石坊等明代遗存,2006年与兴城城墙同时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兴城古城是我国北方明代卫城的代表之作,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明宣德年间,宁远卫发挥了阻止兀良哈部南侵的重要军事作用。明末,后金(清)不断南下,宁远卫的军事地位更加突出,成为明代山海关外的军事重镇,宁锦防线上的中心城池。明代名将袁崇焕驻兵于此,于明天启六年(1626年)和明天启七年(1627年)分别击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两次进攻,取得历史上著名的“宁远大捷”“宁锦大捷”。
历经500余年的沧桑变化,整个古城建筑基本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风貌,与西安古城,荆州古城(今江陵县城)和平遥古城同被列为我国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2012年兴城城墙作为“中国明清城墙”的子项目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现在,兴城古城已经成为来到葫芦岛市必去的4A级旅游景区之一,是一处集景观、人文和历史等元素多元化的优质旅游胜地。
(葫芦岛文旅广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