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百城百艺 非遗名录 | 起如风、击如电的拳法,你练过吗?

2022-05-03 10:17:58 来源: 文旅中国

太祖长拳,又称太祖拳、太祖门、赵门,具有独特的风格特点,不仅套路严谨,动作舒展,招式鲜明,步法灵活,动作敏捷,长打短靠,爆发力强,朴实无华,而且该门太祖长拳讲究实战,攻防格斗,起如风,击如电,前手领,后手追,两手互换一气摧。其劲力发挥于撑、拦、斩、卡、撩、崩、塞等。

交手时,讲究一胆、二快、三狠、四准、五变、六巧、七活、八稳。所用招式,非攻即防,虚中寓实,实里含虚,一势多变,借敌之力以制其身。上个世纪80年代挖掘整理时,太祖长拳因符合“源流有绪”“风格独特”“拳理明晰”“自成体系”要求,而成为新中国首批被承认的129个拳派之一。它承载了传统武术的精华,丰富了武术技术体系的内容,是留存至今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习练太祖长拳不仅可以防身自卫,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还具有较高的观赏娱乐价值。在具体的传承过程中,各地的传承人虽不断发展与完善其技术体系,使其技术越来越繁杂,但其基本的内容体系却大同小异,惊人的类似。

“太祖长拳,山东专习”。目前太祖长拳主要流传于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天津、福建等地,但以山东为最。其中流传于山东省茌平县博平镇杨庄村的太祖长拳就是较为著名的一个支派。此支太祖长拳由清末少林寺的一个烧火工(山东省茌平县杨屯袁车村人)回到祖籍后传于临近的博平镇杨庄村的杨关庆。至此,太祖长拳一直在杨庄传承下来。2001年, 该支太祖长拳的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杨祥全进入天津体育学院武术系工作,任武术专职教师。由此,该支太祖长拳又进入天津。

太祖长拳的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功法(静坐调息功、全身拍打功、四平桩、跑板与猫虎桩、抛接沙袋、抓坛子等);徒手套路(六腿母、太祖长拳三十二势);器械套路(盘龙棍、太祖短棍、护身柳叶刀、太祖大枪、太祖大刀以及大刀进枪、双钩进枪、拐子进棍、镗镰进枪等对练套路),内容十分丰富。

(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责编:黄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