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夏银川,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塞上古城,民间传说中又称“凤凰城”,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在美丽银川,坐落着“中国最美的六大湿地公园之一”——银川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是我国继江苏溱湖和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后第三家被国家林业局命名的国家湿地公园,也是黄河流域、西部地区第一家国家湿地公园。
这里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全国研学旅行基地,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自治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银川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景区依托良好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发展理念,以“生态为基础、保护为重点、体验为核心、休闲为宗旨”的发展目标,实现了文化内涵与经济产业相共生,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映衬,湿地保护与旅游发展相融合。
这里植被丰富,鸟类众多,有维管植物109种,水生浮游植物69种,以适于湿地的植被为主,如垂柳、沙枣、 紫穗槐、香蒲、芦苇、荷花等;有野生鸟类共97种,如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大鸨、中华秋沙鸭、黑鹳、白尾海鵰;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大天鹅、小天鹅、鸳鸯等14种……每逢春夏季,成千上万只鸟在这里栖息繁衍,成为鸟的乐园。此时,您可以荡舟于芦苇迷宫,听鹂啼莺鸣、看芦苇瑟瑟,体验山穷水尽疑无路的神秘惊险,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或品味荷花、水车、千步廊桥的江南小桥流水的自然之味。
“四季变幻”的鸣翠湖,有一种春天,叫满城尽是胭脂云;有一种夏天,叫十里荷花香;有一种秋天,叫我为落霞与孤鹜狂;有一种冬天,叫如梦如幻,冰雪世界的乐。
鸣翠湖壮丽的“十大景观”
车水排云——作为昔日农耕文明的缩影和历史沧桑的见证,鸣翠湖标志性景点黄河水车,展示了黄河文化的古朴雄浑、博大精深的魅力,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田园生活画卷;正如清代诗人叶李诗句中“水车旋转自轮回,倒雪翻银九曲隈,始信青莲诗句巧,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描写。构成“车水排云吐氤氲”一景。
碧水浮莲——鸣翠湖五百亩的荷花塘,可称之银川荷花之最;就像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描写的:“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偶尔微风吹过,还能隐约闻见淡淡的清香”。无论是含苞时的娇羞,初绽时的稚嫩,还是怒放时的舒展,都竞相展示着她们的娇容姿态,看那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多情的蜻蜓在那里忘情的享受了。
千步廊桥——千步廊桥总长千余米,由纯木质结构组成,它观景台生为龙头横鸣翠湖,将鸣翠湖中区与东区两大主功能区连接起来,游人可直接桥上观鸣翠湖“千步廊桥杨柳色”的美景。
百鸟鸣翠——鸣翠湖就是一个百鸟的天堂,这里共有97种野生鸟类。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大鸨、中华秋沙鸭、百尾海鵰、黑鹳,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大天鹅、小天鹅、鸳鸯、白琵鹭等十四种。成千上万只鸟儿在这里追逐嬉戏,那清脆的鸟鸣,和着潺潺的流水,构成鸣翠湖“百鸟鸣翠啁啾声”一景。
芦花追日——鸣翠湖有一份属于绿色的美,属于生命的美,它的秋日则另有一番久违的情怀了,秋日的芦苇,绽放出棉絮一样的白花,随着秋风翩翩起舞,在黄昏落日余辉的映衬下,相互依偎,缠绵,仿佛舍不得将要逝去的时光,用它们生命的力量,纷纷朝着落日的方向追逐着,并向其它地方播撒着希望的种子,这就形成鸣翠湖十大景点中“芦花追日飞白絮”一景。当然,这种精致只有在秋天才能欣赏到了!
绿帐问茶——千步廊桥的中心位置,设置了专供游客休息和品茗的廊桥茶室,茶室的设计风格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游客置身于此,可一边欣赏鸣翠湖的美景,一边品茗小憩,别有一番“绿帐问茶清几许”的情趣。
白沙落雁——傍晚时分,鸟儿三五成群地停落在它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上小憩,构成了鸣翠胡十大景点“白沙落雁三五踪”一景。
迷宫寻鹭——芦苇迷宫是根据道家的八卦艺术设计而成的,迷宫水道总长十余公里,由芦苇、水道组成,整个迷宫蜿蜒曲折、变幻莫测,可谓是天人合一的创举。这里是鸟的乐园,以苍鹭居多,这便是“迷宫寻鹭千百度”的双层喻意之所在。而那伴在落日中展翅齐飞的百鸟又不由让人联想到“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名句。
青纱漏月——鸣翠湖是一首诗,是一首歌;明月当空的夜晚,当您荡着一叶扁舟,置身于芦苇迷宫之中,听着蝉蝉的蛙叫,望着皎洁的月光透过悠然自得的芦苇,星星点点的倾洒在泛着涟漪的水面上,散发出晶莹的光芒,再折射到苇叶上,就仿佛有谁掬了一捧碎金抛撒在了鸣翠湖的上空……这样的夜里,约挚友在其中,或吟诗放歌,或怡然品茗,感受鸣翠湖“青沙漏月点碎金”的美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啊!
东堤夕照——落日的余辉仿佛舍不得将要逝去的时光,深深依偎在鸣翠湖黛青色的湖堤上,显得格外的清晰,构成鸣翠湖“东堤夕照黛色新”一景。
(文中视频及图片均来源于该景区)
责编:贾亭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