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公共 | 沈阳:刘少奇纪念地联合展在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开展

2023-07-27 15:41:25 来源: 文旅中国

7月25号,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的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的院子里热闹非凡。为了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切缅怀刘少奇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继承和发扬革命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赓续红色血脉,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刘少奇思想生平研究分会联合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等全国相关刘少奇纪念地,共同举办“追寻刘少奇足迹——刘少奇纪念地联合展览”。

“追寻刘少奇足迹——刘少奇纪念地联合展览”开幕式现场

“追寻刘少奇足迹——刘少奇纪念地联合展览”开幕式现场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会长张宏志,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二研究部副主任、一级巡视员、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刘少奇思想生平研究分会会长费虹寰,中共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刘志刚,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克斌及相关领导出席展览开幕仪式,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副馆长彭明建介绍了展览相关情况。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会长张宏志在开幕会致辞(葛鑫/摄)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二研究部副主任、一级巡视员、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刘少奇思想生平研究分会会长费虹寰在开幕式致辞(葛鑫/摄)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克斌在开幕式致辞

活化红色资源 探寻光辉足迹

展览主要介绍了全国相关刘少奇纪念地的概况、风采,及刘少奇同志在这些地区的相关革命活动和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刘少奇同志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波澜壮阔的奋斗历史紧密相连。我馆在去年启动了‘全国刘少奇纪念地联盟’的组织工作,目前已加入联盟的纪念场馆有70余家。为了进一步利用好这些红色场馆的红色资源,发挥好联盟的协作效用,更为了追寻刘少奇同志的光辉足迹,纪念他为党和人民事业建立的不朽功勋,我们一起策划了此次联展。”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副馆长彭明建向记者讲述展览策划的初衷。

出席开幕式的来宾共同参观展览,在刘少奇同志雕像前驻足凝视。(葛鑫/摄)

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蕴藏在红色基因库中的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次联合展览沈阳站的展出内容分为“求学、工运、抗战、探索”四个部分,采用190余张珍贵历史照片和图片,叙述了他为党和人民事业建立的不朽功勋。在叙事手法上,展览用少奇同志的历史生平和人生足迹,将相关的全国刘少奇纪念地串联起来,作为展览的历史脉络;在具体的时间节点上,以展现少奇同志历史贡献的事件、著作等作为横向拓展,彰显展览主题、丰富展览内容。珍贵的文物史料、历史照片以及翔实的文字叙述,真实展现了刘少奇同志光辉伟大的一生,彰显了他不忘初心、对党忠诚和坚如磐石的共产主义信仰。

抗日战争起始地 赓续红色意志

沈阳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始地,留下刘少奇等许多革命先辈和抗日英烈的光辉足迹。“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满洲省委高举抗日大旗,坚定汇入全国第一阶段抗日洪流,挺身抗战最前线,唤起人民大众救亡图存的希望,缔造了英勇的东北抗日联军,是东北长达十四年抗战的发起者、组织者、实践者和领导者。今天,皇寺路福安巷3号,这排硬山式青砖瓦房依旧显著保持着历史的烙印。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克斌表示:“展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红色文化为纽带,以联动为契机,在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等部门和领导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必将焕活红色资源,推进保护、开发与利用、为红色文化传播和红色基因传承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沈阳红色文旅产业取得更高质量发展。”

据沈阳市文博中心党委书记孙晓钟介绍,刘少奇纪念地联合展览是沈阳市文博中心重要展览之一,旨在让市民追寻红色足迹,重温红色历史,为红色文化传播和红色基因传承注入新的活力。今天,参观者可以在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不仅可以看到纪念展,还可以参观刘少奇在沈阳的旧居。据了解,刘少奇在沈阳的旧居原址在奉天工业区78号,位于现在沈阳老北站附近。1992年,经过刘少奇家属同意,对刘少奇旧居进行了异地重建,目前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当时为了重建,工作人员把旧居的一砖一瓦以及地基都搬迁过来,进行1比1的还原。

讲好红色故事 塑造英雄城市

1929年7月14日,党中央派刘少奇同志来奉天(今沈阳)担任满洲省委书记,他一身工人打扮,化名赵子琪,同妻子何宝珍一起从上海抵达沈阳。三天后,他们与满洲省委接上关系,不久即以海军司令部某副官的身份为掩护,开始了在满洲省委的革命工作。

在担任满洲省委书记的8个多月里,刘少奇同志从思想建设、制度建设到组织建设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满洲省委由原来“异常脆弱”的状况,逐步坚强起来,为领导东北人民的革命斗争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1929年10月,由刘少奇同志主持编印的省委机关刊物《政治通讯》正式出刊,其中对国内外政治形势进行了透彻分析,预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不可避免地要到来”。

刘少奇同志的一套中山装如今成为了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的“镇馆之宝”。(葛鑫/摄)

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馆长刘秀华在接受采访时分享她结合实际工作的切实感悟:“刘少奇同志在满洲省委时期,不断发展壮大党的组织,并注重对党员干部的培养和训练,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的抗日斗争,在干部、群众、根据地和武装力量等方面提供了条件,积蓄了有生力量。刘少奇同志以其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判断力,结合多年丰富的斗争经验,对东北特殊的政治形势和斗争环境,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形成科学论断。”

“追寻刘少奇足迹——刘少奇纪念地联合展览”自2023年7月25日对外开放,将持续至2023年9月25日。该展览是全国相关刘少奇纪念地交流与合作,保护、管理和运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的一次集中展示,为沈阳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塑造英雄城市,打造抗战历史文化名城提供强大动力。


责编:易卓